会计基础的账户分类标准是啥子

来源:入职工资流水 作者:广州办理银行流水 日期:03-13 浏览:
每一个账户只能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不可能对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加以记录。而企业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是需要一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体系加以反映的。账户分类就是研究这个账户体系中各账户之间存在的共性,寻求其规律,探明每一账户在账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加深对账户的认识,更好地运用账户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反映。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管理。科学地进行账户的分类有助于科学地进行管理。按不同的标准对账户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账户,并把全部账户划分为各种类别。其分类标准一般有按会计要素分类,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等等。
一、按会计要素分类
会计的平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平衡等式表明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平衡关系,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制约和决定着整个会计核算工作。平衡等式中的各要素称为会计要素。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就是按账户所核算的经济内容与各会计要素的联系分类。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拥有一定的场地、设备,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周转用资金,这些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为资产。为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需设置一类账户,通过账户的发生额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通过账户的余额反映资产的结存情况。
企业资产主要来源于债权人和所有者的投资。债权人提供的,须以企业未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为负债。为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及其偿还等情况,需设置一类账户,通过账户的发生额反映负债的形成和偿付情况;通过账户的余额反映未偿还的债务情况。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总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在企业创建之时,它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盈利以后,所有者权益就是投入资本与未分配利润之和。为反映投入资本和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设置一类账户,通过账户的发生额反映投入资本和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通过账户的发生额反映投入资本变动后的结果和未分配利润的实际数额。
企业从不同来源取得各项资产后,投人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取得各项收入。同时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相应地发生一些耗费。当企业取得的各项收入在补偿生产经营活动中已消耗的各项支出后,形成了利润。为反映企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利润的形成,需设置两类账户,一类账户发生额反映企业的收益情况;一类账户的发生额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情况。通过两类账户发生额的结转,结算出企业的利润形成情况。
因此,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一般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和成本费用类等五大类。
反映资产的账户,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和经营管理核算的需要,又分为反映流动资产、长期资产等的账户。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按照各项资产的流动性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可分为反映货币资金的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反映结算债权的账户,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账户;反映存货的账户,如“材料”、“产成品”等账户;反映长期资产的账户,如“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账户。
反映负债的账户,按照形成负债的原因划分,又分为反映由于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负债账户和反映由于经营成果形成的负债账户。反映由于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负债账户,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短期借款”等账户;反映由于经营成果形成的负债账户,如“应交税金”、“应付利润”等账户。
反映所有者权益的账户,按照权益的来源划分,又分为反映投入资本的账户、反映从利润中提取资金的账户和反映未分配利润的账户。反映投入资本的账户,如“实收资本”账户;反映从利润中提取资金的账户,如“公积金”账户;反映未分配利润的账户,如“利润分配”、“本年利润”等账户。
反映收益的账户,按照收益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关,又分为营业性收益账户和非营业性收益账户。反映营业性收益的账户,如“营业收入”账户;反映非营业性收益的账户,如“营业外收入”账户。
反映成本费用的账户,按照成本费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关,又分为营业性成本费用账户和非营业性成本费用账户。反映营业性成本费用的账户按照生产经营过程各个阶段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可以分为反映购进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反映生产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和反映销售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反映生产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如“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反映销售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如“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等账户;反映购进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如“材料采购”账户;反映非营业性成本费用的账户,如“营业外支出”账户。
二、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分类
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会计核算资料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求会计核算能够提供一些总括的指标,如通过“材料”账户核算,提供有关材料增减变动及结构情况的总括资料;利用“应收账款”账户核算,提供企业全部应收款项的形成、收回及结果的总括资料,而且要求会计核算能够提供一些详细的指标,如通过对材料的核算,要提供某一类材料、某一种材料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通过对应收账款的核算,要提供具体应收账款的单位或个人及应收金额。为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上述各类账户还需要进一步细分,形成不同层次的账户,提供各类经济活动的详细资料。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它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总括核算指标。上述账户均为总分类账户,亦称总账账户、一级账户。在我国,为了保证会计核算指标口径规范一致,并具有可比性,保证会计核算资料能在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综合汇总、分析;为了便于企业编制会计凭证、汇总资料和编制会计报表,总分类账户的名称、核算内容及使用方法通常是统一制定的。每一个企业都要根据本企业业务的特点和统一制定的账户名称,设置若干个总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对企业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它能够提供某一具体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指标。在实际工作中,除少数总分类账户,如,“本年利润”账户,不必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外,大多数总分类账户都须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如在“材料”总分类账户下,按照材料的类别、品种或规格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在“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下,按照购买单位的名称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依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设置的,它所提供的明细核算资料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各个企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具体内容不同,经营管理的水平不一致,明细分类账户的名称、核算内容及使用方法也就不能统一规定,只能由各企业、单位根据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规定。如企业可以根据其材料供应单位的具体名称设置“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的明细分类账户。
如果某一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较多,为了便于控制,还可增设二级账户。二级账户是介于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账户。它也是由企业、单位根据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确定的。如企业的材料类别、品种较多,为便于控制,可在“材料”总分类账户下,按材料的类别设置“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二级账户,在三级账户下再按材料的品种设置“元钢”、“碳钢”、“角钢”等明细分类账户。
三、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是按会计科目设置的,同时,账户又有各自特定的用途和结构。为了更好地记录经济业务,理解和掌握账户提供核算指标的规律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盘存账尸、基金账户、结算账户、调整账户、集合分配账户、成本计算账户、跨期摊配账户、账务成果账户、待处理账户等九类。盘存账户、基金账户、结算账户、待处理账户和一部分调整账户是对资产账户的进一步分类;集合分配账户、成本计算账户和跨期摊配账户是对成本、费用账户的进一步分类;财务成果账户和另一部分调整账户是对收入成果账户的进一步分类。各类账户的特点分述如下:
(1)盘存账户
盘存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账户。这类账户可以通过盘点的方法来检查账面结存数是否与实存数额相符。盘存账户借方登记财产物资或货币资金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财产物资或货币资金的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实存数额。
(2)基金账户
基金账户是用来核算各种基金的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数的账户。这类账户的共同用途是核算和监督企业能长期占用不需归还的经营资金和专用资金的形成和使用。这类账户的贷方登记拨人或提留数额,借方登记减少或支出数额,金额在贷方,表示各项基金的实有数。
(3)结算账户
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同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结算关系而产生的各种应收、应付账款的账户。这类账户按照用途和具体结构可分三类,即资产结算账户、负债结算账户和资产负债结算账户。资产账户是专门来核算同各个债务人之间的结算业务的账户。在这类账户中,借方登记各种应收款的增加和预收款项的减少数,贷方登记应收款项的减少和预收款项的增加数,余额若在借方,表示尚未收回的应收款,若在贷方,表示应退回的预收数额。负债结算账户是专门用来核算和监督同各个债权之间结算业务的账户。这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应付款项的增加和预付款项的减少数,借方登记应付款项的减少和预付款项的增加数。它的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尚未偿付的债务,或应收回的预付款项。资产负债结算账户既可用来核算债权,又可用来核算债务,借方登记债权的增加或债务的减少数,贷方登记债务的增加或债权的减少数,余额方向不固定,若为借方余额,则为资产结算账户,若为贷方余额,则为负债结算账户。
(4)调整账户
调整账户是用来调整其他有关账户数字而设置的账户。在会计核算中,由于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和其他原因,对于某些资产或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有时需要用两种不同的数字来记录和反映。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设置两个账户。一个用来反映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原始数字,称为被调整账户;另一个账户则反映对原始数字的调整数字,称为调整账户。将原始数字同调整数字相加或相减,可以求得实有数字。调整账户,由于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备抵账户和附加账户两类。
(5)集合分配账户
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某种费用的账户。借方登记费用的发生额,贷方登记费用的分配数额,期末无余额。
(6)跨期摊配账户
跨期摊配账户是用来核算应付几个时期共同负担的费用,以便正确计算各期成本的账户。在跨期摊配账户中,用来核算本期已经支付,但应计入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的费用账户,称为“待摊费用”账户;反之,用来核算应归本期产品成本负担但实际上尚未支付的费用的账户,称为“预提费用”账户。
(7)成本计算账户
成本计算账户是用来核算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并确定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这类账户借方登记直接计入的费用和集合分配账户分配来的费用;贷方登记完工转出的实际成本,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在成品成本。
(8)财务成果账户
财务成果账户是用来确定企业的利润或亏损,以便核算和监督企业最终财务成果的账户。借方汇集各项损失,贷方汇集各项收益,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实现的利润总额,在借方,表示发生的亏损总额。
(9)待处理账户
待处理账户是用来核算在财产清查中发生的盘盈盘亏情况,以达到账实相符的账户。
四、账户的其他分类方法
账户除按上述标准进行分类以外,还可以按其他标准分类,如按列入会计报表分类;按有无期末余额分类,等等。账户按列入会计报表分类,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和损益表账户。资产负债表账户是指账户所提供的资料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资产负债表账户包括资产类、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三类,分别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这三类项目对应。损益表账户是指账户所提供的资料是编制损益表的依据。损益表账户包括收益类和成本费用类两类,这些账户是根据损益表的项目设置的。
账户按会计主体分类,分为表内账户和表外账户。表内账户是指用来核算一个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及经营成果的账户,前面列举的账户均为表内账户。表外账户是指用来核算不属于本会计主体的资产的账户,如租入固定资产账户,代管商品物资账户都是表外账户。
账户按期末余额分类,可分为借方余额账户、贷方余额账户和期末无余额账户。借方余额账户是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表示增加,贷方发生额表示减少,期末余额一定在借方的账户。资产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余额账户。贷方余额账户是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表示减少,贷方发生额表示增加,期末余额一定在贷方的账户。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都在贷方。期末无余额账户是指期末结账时,将本期汇集的借(贷)方发生额分别从贷(借)方转出,结转后期末没有余额的账户。收益类和费用类账户为期末没有余额的账户。通常将期末有余额的账户称为实账户,实账户的期末余额代表着企业的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将期末无余额的账户称为虚账户,虚账户的发生额反映企业的损益情况。
广州代办工资流水公司【电/微:186-8227-1590叶经理】擅长代做工资流水、入职薪资流水、企业对公流水、在职离职证明、工作收入证明、银行存款证明,可提供工行/招行/农行/建行/中行/邮政等打印银行流水.